自古以來人類不斷尋求生命的意義、生存的目的。佛教描述人生是多災多難,唯 有依靠修煉和善行去化災解難,希望可以為來世積富,不用再投胎受苦,可以解 脫成仙!而唯物主義卻否定人有來生,死後化為灰塵,一切都結束了。所以主張 人應盡情享受今生,這些思想描述的人生既消極又悲觀,那人生的意義是否只是 逃避今世的苦難或盡情享受肉體的官感呢?
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歸納人類的需要有五層:最基層的是衣食的需要;然 後是安全居所;其後三層的需要包括被愛與安全感、自我形象、和發揮自我,達 到理想。前兩層的需要是中國人所謂的衣食住行,後三層則注重個人成長的發 展,由被愛而建立的安全感 幫助一個人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個人所長得以發 揮,實現個人理想。這三層的需要關係密切,彼此互助互動!
研究人類成長不同階段的心理學家艾力森 (Erickson)認為孩童在不同年紀有不 同的成長任務:嬰孩學習信任父母會給他日常的需要;一歲至三歲的孩童開始明 白父母和自己是獨立個體,有不同的需要,孩童開始注意自我意識,學習獨立自 主行動,包括走路、吃飯、上廁的訓練;上幼兒班的孩童學習主動自發性去認識 世界和週遭的事物;上小學的孩童要面對 學校的生活,開始建立自我信心去應付 繁重的功課壓力;青春期的中學生開始注意自我形象的發展,尋求生命的價值和 答案;成年至三十五歲則學習與人建立親密關係;中年人側重發揮所長、建立事 業;老年人對生命的總結作出最後的圖點,享受耕耘所結的果子。
艾力森的研究指出,個人健全的成長是基於每個年紀階段是否能完成所需的任 務,任何一個階段的成長困難會阻礙以後階段的成長,所以嬰孩是否能夠建立對 人與世界的信任是最基要的。如果缺乏一個信賴安全關係的支持,要建立自主獨 立性、自發性、自信心及自我形象則非常困難。
以關係為主流的心理學家都一致認為嬰孩要建立基本的信任需要非常細心的父 母,能夠洞察嬰孩個別的需要,按他的品性回應他,這樣嬰孩發現父母是可以信 靠和瞭解自己的需要。這個信任的關係是幫助孩童在面對以後不同階段成長的任 務的主要力量,每當孩童遇到挫折和失敗,他們可以回到父母信任和瞭解的關係 中得到支持和接納。所以如果父母和兒女這個基本關係出錯,日久而無法補救, 漸漸父母發現已無法管教和控制自己的兒女!
心理學的啟示指出人要在世上活得充實,可以發揮自我才華,一展所長,首先需 要建立一個安全可信靠的關係。這個結論正好與基督教的信仰相符。人生存在世 上的目的要是與天父建立和好的關係, 透過天父無條件的愛和完全的接納,改變 一個人的生命,離開罪惡,與人和世界建立和好關係,寬恕和接納別人的過錯, 彼此配搭,各盡所長,建立一個和諧的世 界。
基督教與別的宗教不同之處,是一個人生命的改變,力量不是靠自己的修行,乃 是透過天父的愛和寬恕,得以和天父建立一個信靠安穩的關係,這個關係就是改 變生命的力量,這與心理學家所說嬰孩的成長需要一個可信靠的關係相似;而唯 一的分別是父母所能給與孩子的瞭解和關懷是有限制性、不完全的,因父母本身 也是不完全的,也有人的罪性的限制!唯有天父無條件的愛和寬恕能夠補足父母 的不足和限制,彌補以往成長中所缺乏的支持和幫助,步出以往的心靈陰影,醫 治心靈的創傷!
基督教提出人類生命的意義在於與造物者建立一個愛的關係,藉著基督為我們的 罪而死,人得以與神和好,成為神的兒女,享受兒女的權柄,享有各種屬靈的福 氣(弗一 3-5),並且擁有一個新的生命,內在生命和心靈的重整,外在與人和世 界關係的更新,你是否也願意擁有這新的生命?永久活在這愛的關係中呢?
Comments